进城和爸爸妈妈暑期团聚,却只能在出租屋里等家长下班,也没有人帮助辅导作业……如何避免务工子女与父母的暑期团聚成为“变相留守”?
今年暑期,地方有关部门、用工企业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用心意、出实招,让“小候鸟”的暑期有团聚、也更有趣!
团聚路上,民警护航
(图源:封面新闻)
据封面新闻报道,7月3日上午8时30分,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小候鸟”团聚行动再次温暖启程。300余名留守儿童将在公安民警全程护送下,乘坐6辆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大巴,前往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与父母团聚。这是前锋区第二年开展此项暖心行动。
6岁的甄志林是本次行程中年龄最小的单独出行儿童。上车前,他的奶奶特意通过视频连线,让远在东莞的妈妈看到整齐排列的车队和忙碌的民警。“看到警察和那么多工作人员照顾孩子,我们特别放心。”视频那头,志林妈妈欣慰地说。
今年参加活动的“小候鸟”人数扩大至300余人,较去年翻番。该行动依托广安前锋与东莞大朗两地警方2019年建立的“乡情警务”机制,为务工家庭子女暑期团聚提供安全保障。参与护送的民警王超将作为互派交流民警在大朗工作三个月。
暑期托班,课程多多
7月7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联合台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新前街道江城社区、新黄岩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开展“小候鸟”暑期爱心托班公益活动,来自安徽、广西、湖北等地的“小候鸟”们前去上课。
据悉,“小候鸟”暑期爱心托班旨在为暑期来黄与家人相聚、父母因工作需要无法陪伴的孩子们提供平台。此次公益课堂活动将持续到8月1日,为“小候鸟”们安排少儿舞蹈、编钟、绘画等丰富多彩的室内课程。暑托班由爱心志愿者无偿授课,同时还提供作业辅导等服务。
自黄岩区2012年开展小候鸟暑期爱心托班活动以来,受益孩子累计1000余名,受益企业近20家,实现了“小候鸟”开心、家长放心、企业安心的共享局面。
免费住房,省钱省心
(图源:工人日报记者 刘友婷)
7月1日,“深梦团聚·暑期免费住1个月”公益活动,面向在深圳全职工作及常住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四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展开,活动持续到8月31日。
该公益活动由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市总工会、市安居集团主办,安居乐寓公司承办。活动提供500套免费住房,供家庭团聚入住一个月,以满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属团圆”“亲子陪伴”等现实需求。
成功申请到免费住房的刘文福粗略算了一笔账:“这个活动至少能为我们家省下5000元的住宿费。”此外,他白天照常工作,下班后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吃晚饭、散步、聊天。
定向邀约,充实认知
今年暑假期间,东莞多个镇街(园区)及单位安排了丰富的暑期活动,为东莞青少年和“小候鸟”群体,送出“暑期大礼包”。
例如,第八届“候鸟归家”公益夏令营特别关注来自揭阳、韶关等结对共建地区的来莞务工人员家庭,邀请“揭阳小候鸟”“韶关小候鸟”与在莞务工其他地区的“小候鸟”一起参与此次暑期夏令营公益活动。活动组织务工人员子女深入了解东莞历史人文、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城市发展,为“小候鸟”们提供一个既充实本地文化认知、又联结家乡记忆的有意义假期生活。
反向探亲,感悟建设
(图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7月8日,为期4天的2025年“建功新时代 同心护未来”“小候鸟”夏令营在深圳开营。中建科工23个建设者家庭、38名建设者子女来深“反向探亲”,共赴一场“湾区幸福行”。
当天,“小候鸟”家庭在前海博物馆项目建设现场眺望前海湾。
就地托管,筑牢防线
7月11日,为解决暑期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湖南永州新田县新圩镇上禾塘村“利剑护蕾”暑期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
托管班充分利用上禾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场地,由村委会牵头组织,整合驻村工作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热心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管理。目前,托管班已招收村内幼儿园及小学阶段儿童30余名,且人数仍在持续增加。
在课程设置上,托管班力求丰富多样。除了安排志愿者进行课业辅导,帮助孩子们高效完成暑假作业外,还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和兴趣培养。
异地迁徙切莫“挤”进“超员车”“黑客运”
暑期很多留守儿童趁假期去与在外打工的父母团聚。“小候鸟”的安全是爸爸妈妈心中最重要的大事,但对于“安全”的理解,少部分家长却在认知上存在偏差,认为只要“抱紧了”就是“安全了”,甚至让孩子“挤”进“超员车”“黑客运”。
交管部门提醒,部分家长在托付他人捎带孩子时,只管有人接、有车坐,却对孩子乘坐的车辆状况、是否存在超员等严重违法、司机资质等情况疏于了解,使孩子在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旅途中置身于极大风险中。
请家长们吸取此案例教训,妥善周到地安排孩子出行,拒绝超员车、非法拼包车。否则一旦发生意外,整个家庭将陷入悲痛深渊!
(综合来源:封面新闻、今日黄岩、东莞发布、新华网、工人日报、今日永州、平安吕梁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第1282期
股票配资佣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